凡咳嗽暴重,自觉气从脐下逆上者,此肾虚不能收气归元,当用地黄丸、安肾丸,毋徒从事于肺,此虚则补子之义也。虚则郑声一语频言也。
阳毒渐深,脉洪大,内外结热,舌卷焦黑,鼻如烟煤者,此法行之。是方也,芩、连、栀、柏、草龙、青黛、大黄,皆能泻火,而未必入肝;肝气臊,诸药得芦荟、麝香之臊,同气相求,可以入肝而平肝矣。
此则舌黑唇焦,其人并不口渴,却又少神,明是真阳衰极,不能薰腾津液于上。《准绳》曰∶便脓血,热势下流也;成氏释为里寒,非也。
此手太阴、足太阳药也。东垣曰∶肌热者,表热也,服此汤一二服,得微汗则已,非正发汗,乃阴阳气和,自然汗出也。
叙曰∶秘结,燥证也。一方等分,蜜丸。
《针经》曰∶热病目不明,热不已者,此肾水将绝,不能照物也。或者寒凉太过,斯又弊焉。